网站首页新闻中心
许伟刚:以玉为笺,镌刻时空的诗意对话
发布时间 2025/9/10 0:00:26 浏览次数:42
在江南烟雨浸润的玉雕工坊里,许伟刚的手指抚过一块温润的羊脂玉,刀尖游走间,千年文化与当代美学在石屑纷飞中悄然交融。这位1973年出生的玉雕大师,用二十余载光阴在方寸玉石间构筑起一座跨越时空的文化桥梁,让每一件作品都成为承载东方哲学与现代审美的立体诗篇。


一、血脉里的玉魂:从耳濡目染到文化自觉
生于玉雕世家的许伟刚,自幼便在捶打声与琢玉声中成长。祖父案头泛黄的《玉作图说》、父亲雕刻时飘落的石粉,构成了他最早的童年记忆。当同龄人追逐流行文化时,他却沉醉于故宫博物院藏玉的纹样考据,在良渚玉琮的神人兽面纹里触摸先民的宇宙观,从汉代金缕玉衣的云气纹中解码天人合一的哲学密码。这种刻在基因里的文化自觉,让他在正式执刀时便确立了"以玉载道"的创作理念——玉雕不仅是技艺的呈现,更是文明基因的当代转译。

二、破壁者的实验:重构玉雕的时空维度
在苏州玉雕厂系统学习传统技法后,许伟刚做出了惊世骇俗的突破:他将敦煌飞天的飘带化作流动的冰种翡翠,让宋代青瓷的开片纹在白玉上重生;在《星河鹭起》系列中,用激光雕刻技术再现《千里江山图》的层叠意境,却在留白处镌刻NASA公布的宇宙星云图。这种看似矛盾的融合,实则暗合中国美学"通感"的精髓——当观者凝视那块同时呈现《富春山居图》水墨韵味与抽象表现主义线条的玉牌时,时空的边界在方寸间悄然消融。

三、虚实之间的禅意:现代玉雕的留白美学
许伟刚的代表作《云水禅心》系列,将道家"大音希声"的哲学转化为视觉语言。一块和田籽料被雕琢成半透明的水波,而真正的主角却是光线在凹凸处投下的阴影——随着角度变化,阴影时而化作孤舟蓑笠翁,时而幻为飞鸟掠过天际。这种"以无胜有"的设计,恰似中国水墨的飞白笔法,在物质与精神的交界处,为观者预留了无限想象空间。正如他在创作手记中所写:"玉雕的最高境界,是让玉石自己说话。"

四、当代玉雕的破圈之路:从案头清供到生活美学
当许多同行固守传统题材时,许伟刚已开始探索玉雕的现代生活场景。他为某奢侈品牌设计的"玉魂"系列珠宝,将传统螭龙纹解构为流动的金属线条,中央镶嵌的糖玉却保留着最原始的磨砂质感;与建筑师合作的"玉筑"空间装置,用数千片薄如蝉翼的青海玉片构建出可穿透的光影迷宫。这些尝试证明,传统工艺完全可以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,正如他常说的:"真正的传承不是复制,而是让古老技艺在今天依然能让人心动。"

在许伟刚的工作室里,未完成的玉雕与当代艺术画册、量子物理著作并置一堂。这种看似突兀的组合,恰恰揭示了他创作的核心密码——用玉石这种最古老的载体,进行最前沿的美学实验。当他的作品在巴黎古董双年展引发排队观展热潮时,西方收藏家们惊叹的不仅是精湛技艺,更是那种超越文化隔阂的东方智慧:在虚实相生的意境里,在古今对话的张力中,一块玉石,终究成为了照见人类共同精神追求的明镜。